儿童发育筛查测验(DST)评定方法
整个测试内容由运动能区,社会适应能区和智力能区组成。测试分为运动、社会适应以及智力3个能区,共120个项目,运动能区和社会适应能区各30个项目,智力能区60个项目。每个年龄组中运动和社会适应能区各1个项目,智力能区2个项目。各能区从小儿所在年龄组项目开始操作,然后向上进行更小年龄组的项目,直到该能区连续2个年龄组项目全部通过为止,再向年龄大的方向做,直到该能区连续2个年龄组的项目全部失败为止。若在测验范围以外仍有更小年龄组的项目失败或更大年龄组的项目通过,则同样给予评分。按此要求,运动和社会适应能区至少需分别测试4个项目,智力能区至少需要测试8个项目,整个测验至少需要测试16个项目。年龄表示:1岁内早产儿需校正。情景:安静、良好气氛、家长配合。测试程序:智力—社会适应—运动。一般儿童约需测试24个项目,测试结果以智力指数(MI)与发育商(DQ)表示。量表评分:智力能区原始分→智力指数MI,三个能区总原始分→发育商DQ。评价标准:DQ或MI≥85正常、70~84可疑、<70异常。结果评价:3岁以下用DQ;4岁以上同时用MI和DQ。结果解释与处理:仅代表此次测试结果,态度温和诚恳、避免家长紧张,询问小儿在家中的表现与测试时的水平是否相当,2-4周后再次评估,进一步的诊断性测试,记录小儿情绪和配合情况等。
儿童发育筛查测验(DST)指导
0~6岁儿童发育筛查测验(DST)是我国一个惟一*、适用于0~6岁儿童的发育筛查量表,目前采用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编制的“0~6岁儿童发育筛查测验”(DST)量表。DST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经过改良而制定的适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的一种婴幼儿生长发育筛查方法,适合新生儿~6岁的儿童使用,DST作为一项常规检查已较普遍用于基层儿保工作中,特别在0~3岁的儿童系统管理中,大大提高了生长发育有可疑儿童的检出率,对有可疑的儿童进行长期随访和复查,对异常儿童进一步检查,并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
儿童发育筛查测验表的结构
测验表由一般情况部分和正式测验部分组成。正式测验部分由三个能区即运动能区、社会适应能区和智力能区组成能。在每个能区中,从左到有依次为年龄组、项目号、得分栏、情景栏和项目名称。
其中项目号是的个项目在所处能区中的编号,根据其在各能区中出现的先后依次排号。DST共有120个项目,在运动能区和社会适应能区各有(30)个项目,在智力能区则有60个项目。测验从0个月到96个月共分29个年龄组。在每个运动能区和社会适应能区各有1个项目。
儿童发育筛查测验(DST)优势
国外引进的方法(如DDST)不太适合我国的儿童,而DST不但能定性还能定量,能够筛查出临床上无症状但发育上可能存在问题的小儿于早期进行干预,DST作为一种发育筛查方法,较为简单,实用,有效,适合在基层儿保工作中广泛开展。早期进行 DST 筛查,特别是针对高危儿群体,可及时发现神经心理发育落后儿童,尽早进行干预。积极预防可能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各种高危因素,可减少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的发生。结果表明DST稳定可靠,问卷的结构较好,是早期发现0~6岁儿童发育落后的较好工具。发育筛查DST信效度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发育迟缓患儿,可以显著改善这些儿童的各种功能,促进其智能发展,减少智能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本测试是筛查性质的。另外孩子本身表现也有波动,如果小儿是低常智能或处于低能边缘,应作进一步测试再作定论。可于二周后来复查,若复查结果仍是异常或可疑,应用诊断性测验对孩子作进一步诊断。
儿童发育筛查测验(DST)项目操作说明
1、运动能区
跳:19.双足并跳:(示范)双脚同时跳离地面,至少一次;20.立定跳远20厘米:20cm宽的纸,双足并拢跳过(示范,2试1成);21.并足从楼梯末级跳下:15cm,双足并拢跳到地面,落地时双足并拢;29.跳绳6次:连跳6次以上(示范,2试1成);平衡(*足):22.*足立5秒:5秒以上(示范,2试1成);25.*足立10秒:10秒以上(示范,2试1成);23.*足跳:连续*足跳3下(示范);行走技巧:24.足跟对足尖向前走5步:走直线,前后两足距离小于2cm,5步以上(示范);26.足尖对足跟向后退5步:走直线,前后两足距离小于2cm,5步以上,摇摆不多(示范)
网球:27.抓住跳跃的球:球落地前抓住(2试1成);28.拍球5下:连拍5下以上(示范,2试1成);30.拍球10下:连拍10下以上(示范,2试1成)
运动能区总结:小年龄段:取合适体位,观察大运动情况,不配合或观察不到时可询问;大年龄段:示范动作,诱导小儿完成,2试1成